杭州张先生握着方向盘的手还在发抖。上周四晚高峰时段,他驾驶刚买3个月的理想ONE行驶在沪昆高速,时速表显示110km/h时,中控屏突然弹出红色警报。还没等他反应过来,车辆就像被拔掉插头的电器,在第二车道上直接熄火,仪表盘全部黑屏。
后方货车司机狂按喇叭的声响,至今还在张先生耳边回响。这辆46万买的理想汽车最终靠着惯性滑行400米,奇迹般避开车流停到应急车道。车载系统记录显示,熄火前电池剩余电量78%,不存在低电量保护情况。
理想售后次日出具的报告显示“无硬件故障”,将问题归咎于车机系统偶发性卡顿。但张先生发现检测数据存在明显矛盾:
项目 | 检测数据 | 正常范围 |
---|---|---|
驱动电机温度 | 103℃ | ≤95℃ |
电池包电压差 | 0.38V | ≤0.25V |
面对车主质疑,售后人员承认检测设备存在校准误差,却坚持“不影响总体结论”。更让张先生恼火的是,厂家要求签署保密协议才能退车,协议中包含“不得向第三方透露故障细节”的条款。
这不是理想汽车首次出现行驶中突然熄火的问题。车质网数据显示,2023年1-6月收到相关投诉37起,涉及2021款和2022款车型。多位车主反映,故障多发生在以下场景:
业内工程师透露,某些新势力车企为缩短研发周期,省略了部分极端环境测试。以高压配电盒为例,传统车企要做2000小时盐雾测试,而部分新势力只做800小时。
张先生的遭遇折射出新能源车主维权困境。不同于传统燃油车,智能汽车的故障数据完全由车企掌控。有律师指出,在已公开的12起类似纠纷中,车主胜诉率不足20%,主要因为:
更值得警惕的是,部分车企利用OTA升级修改车辆参数。有车主爆料,其车辆在升级后,故障码自动消失,行车记录被覆盖。
面对可能危及生命的质量问题,建议车主做好以下准备:
浙江省消保委近期发布警示,购买智能汽车时需特别注意数据归属条款。若合同中出现“车辆数据所有权归车企所有”等内容,建议要求修改条款后再签约。
参考文献:抵制不良游戏,拒绝盗版游戏。 注意自我保护,谨防受骗上当。 适度游戏益脑,沉迷游戏伤身。 合理安排时间,享受健康生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