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锦鲤少女到AI造梦顶流
当杨超越AI造梦话题冲上热搜时,饭圈老司机们露出了会心微笑。这位以"燃烧自己卡路里"出圈的国民锦鲤,正通过虚拟偶像技术打破次元壁。粉丝用AI技术生成的打歌视频,播放量已突破1.2亿次,比某些打榜舞台更出圈。
"自带套"技术引爆饭圈二创
饭圈黑话"自带套"原指偶像自带妆造团队,现在被玩成AI造梦技术的代名词。通过开源AI工具,粉丝能生成杨超越的虚拟形象,完成从换装到编舞的全流程创作。某技术粉透露:"现在做套打歌服,建模时间从30天缩短到3小时。"
百万建模背后的技术博弈
某娱乐科技公司CTO透露,虚拟偶像技术已迭代到4.0版本。杨超越的AI模型包含2000+面部微表情参数,仅头发建模就耗费300万根发丝数据。但技术突破带来新争议:某平台下架的AI换脸视频,播放量竟比官方物料高3倍。
当追星遇上技术伦理困境
饭圈流传的AI造梦教程已超50种版本,但AI换脸争议也随之爆发。有律师指出,未经授权的虚拟形象商用可能涉及侵权。某杨超越站姐坦言:"我们用AI续写偶像故事,但绝不会碰法律红线。"
虚拟与现实的次元交响
从应援棒到AI造梦工具,追星方式正在技术加持下升级换代。某娱乐产业报告显示,虚拟偶像市场规模将在2025年突破2000亿,而杨超越这类具备自带套技术基因的艺人,正在这个新赛道跑出惊人加速度。